贝加尔湖淡水流向中国?水量相当于20条长江,彻底解决北方干旱

贝加尔湖淡水流向中国?水量相当于20条长江,彻底解决北方干旱

2004年,中蒙两国计划和俄罗斯开展合作,想将贝加尔湖的水引到北京。为此,还特意在蒙古设立了扎门乌德特区。
音乐人李健的作品《贝加尔湖畔》,让很多人对贝加尔湖都非常的向往,那里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,有清澈的湖水和湛蓝的天空。
贝加尔湖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,而且水质也是相当好的,但是它最终的流向却是北冰洋,而北冰洋有很多冰川,因此导致冰川每年都在融化,对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。

为了能充分地利用贝加尔湖的淡水,也为了解决生态的问题,当时我国提出了一个想法,将贝加尔湖的水引到北方,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方的干旱问题,还可以扩大耕地的规模,生产更多的粮食。
而蒙古国也想打贝加尔湖的主意,虽然蒙古国离贝加尔湖的距离也只有100多公里,可是国内仍然常年干旱,水资源十分匮乏,用水极为困难。

但我国要想将贝加尔湖的水引到北京,俄罗斯和蒙古国是必经之路,所以我国决定和蒙古国合作这个项目,如此双赢的项目,蒙古当即就同意了,于是我国便在蒙古国设立了一个特区,而蒙古国也在北京设立了这个项目的办公室。
要想使得这个项目顺利进行,就必须征得俄罗斯的同意,于是在2010年,我国一位叫王浩的院士便写了一份研究报告,发给了普京。

在报告中,王浩指出,贝加尔湖的水不断地流到北冰洋,使得冰川融化,给生态造成了危害,不如我们加强合作解决这个问题。
虽然这个项目的愿景很好,可是实施起来却非常的困难,主要有两个棘手的问题,第1个问题就是在调水的时候,必定要经过沙漠,使得建造水道的成本提高,而且后期的维修也会非常困难。
第2个问题就是海拔落差太大了,虽然北京和贝加尔湖相隔路程只有1500公里,可是却要穿过海拔1500多米的蒙古高原,所以项目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,就算技术达到了,可是也会花费很大的成本,得不偿失。
更重要的就是当地民众非常反对这个项目,他们目光太过短浅,不担心冰川的融化,反而认为这会给贝加尔湖的生态造成破坏。

本来,我国准备在贝加尔湖畔建立一个水厂,而且都已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,可就因为民众的反对却不了了之。
如今,贝加尔湖的水依然不断的向北冰洋流去,冰川也在不断的融化,加剧了全球的变暖,给人类带来了很多恶劣的气候,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。
但仅靠一国之力是做不到的,只有全人类团结起来,共同维护治理环境生态,这个世界才会好起来,而大自然也能不断地提供资源,让人类得到可持续的发展。
希望人类能够把眼光放长远一点,而不是只在乎眼前的利益,否则会带来很多的灾难,到时候后悔也晚了。

更多精彩报道,尽在https://manjow.com